8月18日上午,兴安盟检察分院召开全盟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调度视频会,旨在贯彻落实最高检、自治区检察院工作部署,总结剖析公益诉讼工作存在的不足,推动下一步工作有效落实。兴安盟检察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潘勇出席会议,第六检察部主任张志华主持会议,各旗县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分管领导、全盟两级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分院第六检察部就全盟1至7月份公益诉讼检察具体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报。各旗县市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汇报了今年以来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就专项工作推进情况、案件办理质效情况、队伍建设情况等逐项开展分析,直面短板和弱项,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 潘勇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既充分肯定全盟两级检察院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下一阶段如何加强办案工作、提升监督质效、锻造过硬队伍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思想要“过硬”,锚定“三年一大变”工作目标,要见实效。2025年是全区检察机关聚力实现“三年一大变”目标的升级之年,也是全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实现“力争全区上游”、实现“提档升级”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盟两级院公益诉讼部门要利用好未来公益诉讼黄金发展期,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做到业务明显上一个台阶,队伍明显上一个层次,基础明显上一个水平。二是办案要“过硬”,核心在“质效”,用实打实的案子说话。在办案规范上,要找准问题,以“可诉性”为标准,把握好监督“精准性”和办案“规范性”。在办案质效上,要坚持靶向发力,提升案件的前瞻性思考、精细化打磨、经验规律的总结,全面提升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质效,办理真正能拿得出手、叫得响、经得起时间和群众检验的“高质效”案件。三是队伍要“过硬”,要补短板强弱项,培养“一专多能”的能力。各院要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要从工作方法上突破、从工作能力上解决,通过不断挖潜,把现有资源、力量盘活;开阔思维,多元化拓展线索入口;靶向提升,开展“菜单式”“定制化”精准定向培训等方式,促进和带动队伍整体素质和监督能力全面提高,打造一支能征善战、专业精通的“硬核”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