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突泉院】检察长主持听证,让司法温情守护迷途学子
时间:2025-11-1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日,突泉县检察院(以下简称突泉县院)就一起起诉“行刑反向衔接”案召开听证会,听证会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高峰主持,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公安机关代表、被不起诉人参会。

基本案情:一念之差触法网 情节轻微盼改过

被不起诉人杨某系某高校在读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受小额利益驱使,在明知转移的是上游犯罪资金的情况下,仍提供个人微信等账号协助转移赃款。但鉴于其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全部罪行,且得到被害人谅解,突泉县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该案移送行政检察部门处理。

办案组审查后认为,杨某具有法定减轻情节,且系在校大学生,因涉世未深,为蝇头小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到案后悔罪态度较好,若建议对其行政拘留处罚,可能对其学业深造、职业规划等未来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准确把握案件的可处罚性,避免案件简单化处理,突泉县院决定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听取意见。

听证现场:多方评议凝共识 司法温情定方向

“部分在读、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律虽有刚性边界,执法却含温情底色,针对特殊群体来说,理当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引导其回归正途。”政协委员李国靖说到。

承办人汇报案情后,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公安机关相关负责同志一致同意检察机关不予处罚的意见,公安机关相关负责同志随即现场对杨某进行训诫,要求其深刻汲取教训、严守法律底线。

被不起诉人杨某对自己的行为深表自责,承诺今后将专心学业、遵纪守法,不负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的包容与期望。

检察担当:深化衔接机制 准确把握案件可处罚性

截至目前,突泉县院共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45件,其中涉未成年人案件5件,涉年轻群体案件6件,针对未成年人、年轻群体等特殊对象,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在案件办理中同步开展法治教育,联合家庭、学校建立帮教联系,最大限度降低违法犯罪对其成长的影响。

下一步,突泉县检察院将持续完善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机制,常态化运用公开听证、释法说理等方式,精准把握处罚尺度,对涉在校学生、初犯偶犯等特殊群体案件,进一步完善“听证+训诫+帮教”的一体化办案模式,在依法履职中传递司法温度 —— 既不放松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评价,也不忽视对涉事人员的教育引导,用司法温情引导特殊群体“回归正轨”,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检察力量!


服务互动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案件信息公开
法律法规库
指导性案例
申诉接访
检察长信箱
大众留言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兴安盟分院
地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新桥东街 邮编:1374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安盟分院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今日头条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